最近欣賞的 3 部不同國籍的電影 ,
都是真人真事改編 ,
題材也都是小蝦米對上大鯨魚 ,
小人物英雄抵抗暴虐無道的國家機器 ,
我想紀錄一下看片心得。
第一部是2020年日本NHK的電視電影~ " 間諜之妻 "
獲得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,
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~ 太平洋戰爭前夕....
高橋一生飾演的福原優作是一位商社社長 ,
家境富裕, 思想前衛 , 也是業餘拍電影的愛好者 ,
蒼井優飾演他的太太福原聰子, 便是他拍電影的最佳女主角 ,
兩人有共同對表演藝術的興趣, 鶼鰈情深 。
兩人對當時日本社會充斥的愛國主義背道而行 ,
依舊捨棄和服 、穿洋裝 , 喝洋酒 ,
嚮往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 。
後來福原先生帶著姪子從中國滿州旅行回日本,
福原太太懷疑先生有事相瞞,
甚至發現他從滿州帶回一位年輕女子, 讓她心生芥蒂。
直到太太從姪子那裏得知他們在滿州所見所聞 ,
有關日本關東軍在滿州的暴行和人體實驗 ,
她從害怕被丈夫和姪子連累 、淪為叛國賊親戚的態度 ,
轉為支持他們的人道正義大業 ,
並且願意冒險和丈夫分頭前往美國告發日軍的行徑 。
雖然他們的美國夢計畫功虧一簣 ,
但是隨之而來的珍珠港事件和美國大轟炸 ,
也讓日本成為戰敗國 。
這部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幾場戲的舞台劇感 ,
如劇場般的背景凸顯演員的演技和心路歷程 ,
例如福原太太藏匿在木箱中的輪船 , 害怕地從縫隙中窺視警察的突襲檢查;
還有福原太太被關進的精神病院 , 遇上大轟炸 , 她從炸開的療養院走向火光 ,
不同於其他人的恐懼 , 而是看到了生死未卜的丈夫預測到的日本國命運 ,
究竟瘋的是她 , 還是這個國家 ....
還有虛與實之間的交錯 , 也提升了電影的藝術層次 ,
導演將福原先生的電影創作剪接了滿州紀錄片部分畫面 ,
使得劇情逆轉而行, 是電影中的大亮點。
第二部是2015年的德國片~" 帝國毀滅 :關鍵13分鐘 "
獲得德國導演獎最佳影片 , 和德國電影獎七項大獎提名 ,
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反抗希特勒的德國鬥士格奧爾格 ‧ 艾爾塞的故事 。
艾爾塞是一位崇尚自由的人 , 無黨無派 ,
擅長修理鐘錶 、木作 , 也會樂器和跳舞 , 很會把妹 ,
他不管家鄉有未婚妻 , 愛上有夫之婦 , 並執意當其地下情人 ,
這樣的性格實在很難與"革命鬥士"聯想在一起 。
直到納粹黨贏得選舉後 , 更加一言堂 ,
一位共產黨好友被納粹士兵抓去思想與勞動改革 ,
還有認識的猶太鄰人跪在廣場上被納粹士兵霸凌 ,
加上希特勒即將對英美等強國宣戰 ,
讓艾爾塞反抗狂人暴政之心越發堅定 。
( 郵票上的本尊照片 from 維基百科 )
他先到納粹黨的軍備工廠工作 ,
卻在裡面偷偷組裝和測試炸彈 ,
然後沒告訴任何人 , 離開家鄉前往慕尼黑 ,
到一啤酒館工作 , 那是希特勒即將在納粹黨紀念大會演講的地點 ,
艾爾塞晚上躲在啤酒館裡 ,
把炸彈安裝在演講台後面挖空的柱子裡頭 。
結果希特勒卻提早13分鐘離開啤酒館 ,
艾爾塞正要前往瑞士的邊境時遭到逮捕 。
電影一開始先是艾爾塞躲在黑暗中組裝炸彈 ,
隨即他就遭到逮捕 , 即使受到酷刑也不承認 ,
直到見到未婚妻和他的愛人 ,
為了保護她們 , 他才坦承一人犯案 , 親友並不知情。
諷刺的是納粹官員懷疑他背後有更大的組織 ,
於是不斷受到嚴刑逼供 , 艾爾塞一邊回憶過往 ,
才慢慢刻畫出這位藍領工人的故事和動機 ,
很難想像一個毫無政治偏好 , 而且活在自己浪漫快樂的世界裡的人 ,
會為了希望阻止戰爭的理想去冒險 。
雖然那關鍵的13分鐘 , 沒能改變二次大戰的歷史 ,
但是艾爾塞的存在 , 證明了在那一段德國瘋狂的時代 ,
仍有德國人保持良善和理智的心 ,
甚至影響到奉命刑求艾爾塞的蓋世太保和一旁負責記錄的秘書。
第三部是2021年的英語片~ "失控的審判"
改編自《紐約時報》暢銷回憶錄《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》,
影后茱蒂‧佛斯特再以此片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,
我覺得男主角塔哈‧辛拉表現也相當出色, 有入圍男主角獎 。
原片名"THE MAURITANIAN 茅利塔尼亞人",
指的是男主角 Slahi 的國籍, 一個位於非洲西北邊的國家 ,
他因為得到獎學金而前往德國留學 , 並且成為工程師 。
後來他風光回國 , 在家鄉小鎮上是優秀的精英人物 ,
他的母親非常引他為傲。
2001年在沒有充分證據和審判起訴下,
卻被美國政府當作恐怖分子關起來 ,
從約旦監獄 、阿富汗空軍基地 ,
2002年移到古巴的關塔那摩美軍監獄 ,
受到許多不人道的逼供刑求 ,
直到有位大律師 Nancy Hollader ( 茱蒂‧佛斯特飾演 )願意幫他辯護 .....
但是自從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後 ,
美國從政府到人民的肅穆警戒氛圍 ,
對任何可疑分子採取寧可錯殺 , 也不願錯放的態度 。
歷經14年, 2016年他才重獲自由 , 可惜他的母親已經等不到他了 。
我很喜歡茱蒂·佛斯特年輕時演的" 沉默的羔羊" ,
一位面對食人魔、把內心恐懼化為勇敢行動的初出茅廬探員 ,
現在的她 , 雖然年華老去, 但是臉上的皺紋和白髮化為經驗老道的律師 ,
走在美軍監獄的長廊 , 她下巴抬得高高的 ,
面對可能的恐怖分子和之後的輿論撻伐 , 她更是毅力堅強 ,
抽絲剝繭地為他找尋被美軍刑求逼供的證據。
記得有一幕很諷刺 ,
因為顧慮到穆斯林不吃豬肉 ,
律師和助理帶著麥香魚堡給 Slahi ,
結果 Slahi 卻把它丟一旁 ,
律師只好自嘲說不知道為什麼監獄外只有一家麥當勞……
之後從他的日記中 , 才知道那麥香魚堡對 Slihi 有一段不堪的回憶 ,
看到美軍對一名還未受審判的人 , 使出種種惡毒的手段 ,
真是不忍目睹。
一開始 Slahi 對美國律師帶有戒心 ,
對自己的遭遇總是避重就輕地或略而不說 ,
直到律師建議他把過程寫下來 ,
他才漸漸想起那些可怕的經歷 ,
只是經過層層的把關 , 許多文字都被塗黑 ,
包括律師調閱的資料 , 都是被動過手腳的 ,
看起來真荒謬 , 好像回到以前的戒嚴時期。
14年後 , Slahi 終於可以透過視訊 ,
向美國法庭闡述自己的理念和感想 ,
他以前很嚮往西方民主自由的國家 ,
沒想到會遭遇到這樣的事 ,
但是他選擇原諒 , 能夠放下仇恨, 才是真正的自由。
片尾出現本尊 , 笑容可掬 ,
也結婚有自己的家庭 , 過得很幸福。
他的正念 , 跟現在正在發生的戰爭、種族紛爭和恐怖暴力事件 ,
真是一大對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