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.6.8

記得二月找出十年前的" 獅子王音樂劇 "觀後心得 ,
再看看仍舊居高不下的票價 ,
實在猶豫是否還要咬牙大手筆地去小巨蛋朝聖....

結果在三月看到法文音樂劇
" 鐘樓怪人Notre Dame de Paris " 
將到台北作二十週年世界巡迴表演 ,
而且是以歐規舞台首站台北呈現 ,
有完整的編舞和佈景 ,
票價也比 Lion King 親民許多 ,
所以我很快就決定去欣賞這齣全球最賣座的音樂劇。

 

 

 

 

更開心的是演出地點在離我家很近的和平籃球場 ,
記得我和姪子曾在2017世大運去看過比賽 ,
一樓19排的位置 ....
期待應該比小巨蛋看得更清楚吧!


 
沒想到 4 .15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 ,
讓我翻開2005年遊巴黎的相本 ,
再次回味記憶中的 Notre-Dame ....

 

 

 

 
到了聖母院 , 一定要登高去看看
法國大文豪雨果描寫鐘樓怪人生活的鐘樓和屋頂 ,
集結詭異與優雅美感的怪獸雕像們和巴黎街景近在眼前 ,
讓爬得氣喘噓噓的我感到不枉此生了。
 
 
隨著看表演的日子逼近 ,
忽然想到應該先聽聽音樂 ,
到時候會比較投入吧~
 
Youtube 上還蠻多影片 ,
我就不看影片 , 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 , 
發現除了對主題曲
" Le Temps des cathedrales 大教堂時代 " 有印象 ,
其他歌曲即使是第一次聽 ,
優美動聽的旋律也很容易上手 ,
所以不必太擔心。
 
(網路照片)
 
而且我對幾段的旋律感覺相當熟悉 ,
和我很喜歡的另一齣法文音樂劇 " 小王子 " 很類似 ,
原以為都是法文歌曲的關係 ,
Google 資料後才知道作曲家都是 Riccardo Cocciante ,
是一位義大利 / 法國歌手和音樂家 ,
" Notre-Dame de Paris " 是1997年的作品 ,
" Le Petit Prince " 則是2002年的作品 ....
 
 

 

(網路照片)
 
另外還有讓我更加驚喜的發現 ,
就是這次的卡司請到最初原版副主教 Daniel  Lavoie 來台 ,
他也是現存的唯一原版演員 ,
雖然報導說他首次來台 ,
但是他也在 " 小王子 " 中飾演飛行員 ,
不過我不清楚2007年在台灣首演時是否就是這位知名的加拿大歌手。
 
 

端午節連假是很不錯的檔期 ,
雖然我只能半日偷閒 ,
也能跟著人群享受一下午的放鬆。

體育場一樓的座位自然是重新設置的 ,
可惜搭建的舞台高度和階梯差度都不太夠 ,
在我前面一排的觀眾長得人高馬大 ,
我只好盡量拉高脖子....

我旁邊還坐了一個小小孩 ,
開演前就一直唸說看不到 ,
連他的媽媽、奶奶都叫他不要再抱怨了 ,
不是每個人都要忍受小孩的 ,
最後只好讓他高坐在椅背上。

我心想為什麼家長會以為小小孩能夠有耐心地坐在位置上兩小時呢?

即使看過卡通動畫 , 也不一定聽得懂成人的音樂劇啊!
結果是大人不能好好看戲 ,
也影響到旁人。

不過我並沒有被不時興奮地說話的小弟弟干擾到 ,
一來是他在中場休息前就睡著了,
二來歌曲實在太動聽了 ,
讓我聽得非常入神。

唯一讓我很懊惱的是前面的情侶 ,
因為我必須從兩顆頭中間空隙瞄一下字幕 ,
可是他們常常會湊近說悄悄話 ,
到後來更是很陶醉地靠在一起 ,
讓我看字幕看得非常辛苦 ,
只能說這齣戲的情歌很容易引起共鳴

 

 

(照片來源: 舊書拍賣網站 )
 
其實我沒讀過雨果的原著 ,
也不記得迪斯尼的動畫 ,
只有小時候讀了東方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少年文學 ,
故事本身對我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,
但是小朋友總是對隱藏在黑暗中、
形象如鬼魅般的主角感到既害怕又有趣 ,
也愛看書中的插畫。
 
這次透過法國最盛名的音樂劇 ,
才知道故事不只是美女與野獸之間的情誼 ,
還有更多人性黑暗面的戲劇刻劃 ,
雖然冠有法文版「歌劇魅影」的稱譽 ,
但是我覺得內涵更加豐富。
 
(網路照片)
 
本來我覺得舞台背景過於單調和生硬 ,
好像只是由岩石質地的區塊組合而成一大片牆壁 ,
不像聖母院本身呈現很多面貌變化的柔和美感 ,
也沒有 "小王子" 那種繪本般的夢幻舞台設計 ....
 
觀賞之後 , 才知道那些塊狀物的功能性蠻多的 ,
除了可以打開創造另一個空間 ,
例如鐘樓怪人住的陰暗狹小房間 ,
或是聖母院裡的樓梯間 ,
牆壁上還有一些支點設計 ,
讓鐘樓怪人能夠展現強壯的臂力 、在牆壁上攀爬
另外有著怪獸雕像移動立方柱 ,
也能形成不同的空間變換。
 
最搶眼的是加了許多升降懸掛性的設計 ,
例如吉普賽人頭目克羅賓大膽地站在騰空的鋼柱上 ,
引領眾人唱著 " La Cour des Miracles 奇蹟之殿" ,
描述一群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,
非法移民、罪犯、乞丐和妓女物以類聚 ,
雖然沒有信仰和祖國 ,
依舊自由自在地過著血汗與酒色瀰漫的日子。
 
(網路照片)
 
而當鐘樓怪人加西莫多唱起 " Les Cloches 鐘 " 時 ,
有三個大中小的鐘懸掛著 ,
有三位舞者以馬戲技巧讓鐘不停擺蕩 ,
歌曲旋律也像鐘聲般的迴盪盤旋 ....
 
孤寂地生活在鐘樓裡的他唱著
這三個鐘是他的愛人 ,
他爲它們取名為瑪莉 ,
即使刮風下雨 , 他也會每天敲鐘爲人們祈福 ,
但是他一點都不快樂 ,
因為沒有女人愛他 , 沒有人爲他敲鐘祝福 ,
加西莫多訴說自己悲慘的命運。
 
最讓我旁邊的小弟弟興奮的道具 ,
莫過於加西莫多的四肢被群眾綁在大滾輪上面審判  ,
沒有玫瑰窗、有個大滾輪也挺有趣 ,
只是小朋友果然不明白那是悲傷的場景。
 
 
不過最讓我滿足的還是音樂本身 ,
很驚訝全劇完全沒有對白 ,
就像歌劇裡的宣敘調和詠嘆調 ,
用平淡的旋律唱出簡短敘事 ,
然後就帶入動聽的歌曲 ,
光是這樣的設計就覺得這齣音樂劇真是用心十足。
 
而且幾位角色都是唱將 A 咖 ,
實力上不會參差不齊 ,
每一位發揮的份量很平均 ,
獨唱也有合唱的部分 ,
尤其是合唱的設計表現出角色各自潛藏的想法
 
 
吉普賽頭目克羅賓的歌曲帶有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狂野鬥牛風格 ,
他的歌曲總讓我精神一振 ,
" Les Sans-papiers 非法移民 "  
描述在聖母院外無家可歸的民眾 ,
祈求聖母的庇祐 ,
世界已經大轉變 ,
成千上萬的異鄉人湧入聖母院所在的西堤島 ,
將會打破圍牆、去除歧視和進行融合。
 
故事背景雖然是19世紀 ,
但是歌詞卻加入了現代國際局勢 ,
聽了很震撼。
 
 

鐘樓怪人加西莫多的歌喉沙啞滄桑 ,
駝著背、瘸著腿 , 仍能中氣十足地演唱 ,
在愚人慶典中被選為愚人教皇 ,
但是這是充滿嘲弄戲謔的殊榮 ,
他在 " Le Pape des Fous 愚人教皇" 
述說自己悲慘的身世 ,
問著他暗戀的吉普賽少女是否能垂愛像他這樣的人呢?
 


侍衛隊長菲比斯未婚妻小百合
合唱一曲
" Ces Diamants -la 鑽石般的眼眸 " ,
兩人深情款款互訴衷曲 ,
誰知當菲比斯遇到另一女子 ,
他的心便開始動搖 ....

 
 

吉普賽美女艾絲梅拉達侍衛隊長未婚妻小百合
合唱
" Beau Comme le Soleil 君似驕陽" ,
兩人愛上同一位男子 ,
歌曲設計巧妙地讓兩姝唱出同樣的心事....
( 真是情人眼裡出太陽、 出白馬王子 ~ )

無獨有偶 ,
加西莫多大主教福羅諾菲比斯
也合唱相當動聽的名曲~
" Belle 美麗佳人 " ,
他們對艾絲梅拉達各有各的慾望 ,
表現人性陰暗的一面。

 

 

三位男主角褪下戲服 ,
以帥氣的面貌合唱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....
 

 
 
第二幕開場由吟遊詩人甘果瓦福羅諾
合唱 " Florence 佛羅倫斯 " ,
兩人討論著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展開的文藝復興 ,
詩人唱述航海時代讓世人知道地球是圓的 ,
活版印刷的發明讓知識普及 ,
馬丁‧路德提倡的宗教改革
也讓大主教代表的教廷舊勢力即將瓦解 ....

 
「書籍將摧毀大建築物」
印刷術將摧毀教堂」----by 雨果
 

福羅諾不敵心中的渴慾 ,
艾絲梅拉達偷偷關在囚籠裡 ,
這位大主教對著美女唱著

" Etre Pretre et Aimer une Femme 身為神父戀紅顏 " ,

怪罪她的誘惑讓他變得如此天人交戰 ,
無法回復到以前熱愛宗教和科學的單純 ,
他的歌聲深刻傳達了神父也是有七情六慾煩惱的凡人 ,
心魔終究戰勝道德束縛 ,
讓他墜入萬丈深淵 ....

 


除了神父 , 還有兩個人對愛情也很癡傻 ,
艾絲梅拉達把只想婚前玩場一夜情的菲比斯
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 ,
卻不知菲比斯應允未婚妻要除去艾絲梅拉達 ....

加西莫多則感嘆神對他如此不公平 ,
艾絲梅拉達只看到愛人帥氣的外表 ,
卻無視自己在醜陋身形之下有顆最愛她的心 ,
願意為她赴湯蹈火 ,
這首
" Dieu que le monde et injuste 人世何其不公 "
唱得如此錐心蝕骨 ....
 


結尾當加西莫多對著死去的艾絲梅拉達
唱著
" Danse mon Esmeralda 跳舞吧! 我的艾絲梅拉達 " ,
副歌哀淒高亢的旋律 ,
彷彿鐘樓怪人敲著哀鐘 ,
頗讓我動容。
 
 
謝幕時吟遊詩人帶著全體演員
安可合唱
" Le Temps des cathedrales 大教堂時代 "
並且開放拍照錄影 ,
後來看到別場的錄影影片 ,
連作曲家Riccardo Cocciante 也來到台北 ,
真是誠意十足。

 
 
兩幕一共 52首歌曲 ,
只選了幾首出來分享 ,
雖然我比較喜歡 " 小王子 "富含人生哲理的故事 ,
但是 " 鐘樓怪人 " 的音樂讓我很驚艷 ,
歌詞也能貫穿古今 , 發人省思。
 
而且我覺得 " 小王子 " 的少年演員
在養成和配合巡演方面難度較高 ,
可能因此知名度不及 " 鐘樓怪人 " 。
 
單純當作演唱會聆聽 ,
也很值回票價呢!
 
 
arrow
arrow

    JOWANG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