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拉之家.jpg

" 米拉之家( Casa Mila ),  又有「採石場」( La Pedrera ) 的別稱 ,
因為起伏不平的石頭立面讓這棟建築看起來像石窟或石雕。"

" 米拉之家是高第富商佩雷‧ 米拉先生所設計的新房 ,
米拉夫婦住在屋頂挑高的二樓 ,  一樓為店面 ,  三、四、五、六樓則是出租公寓。
當年 , 高第的設計遭到報紙漫畫家的諷刺 , 也引發若干起官司 , 包括高第和米拉夫婦之間的法律糾紛。"


" 高第在建築中加入了當時仍相當新奇的設施 ,  比如每套公寓裏都有電梯自來水
這裡也是巴塞隆納最早擁有地下車庫的建築之一 ,  地下車庫有十六個車位 , 可停放汽車或馬車。
今日車庫已經改建為禮堂。"


" 米拉夫人.... 後來將米拉之家賣給了房地產公司 , 另一個建築師將頂樓改建成更多套公寓出租。"

( 摘自講義雜誌2020年10月號紐約時報新視界 / Raphael Minder / 呂玉嬋節譯 / 米拉之家 )
2002.12.4 攝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遊覽車車窗外

 

56237509_2632689366746328_6607907317763538944_o.jpg

" 《貓》有一段台詞脫胎自艾略特的詩:貓有三個名字 ,
一是家裡的日常稱呼;
二是與眾不同、有尊嚴的名字 , 讓貓可以尾巴翹高高;
三是只有貓自己才知道 , 而且永不招供的祕密。
人也是 , 一是父母喚你的小名 , 或夫妻間的暱稱;
二是身分證、墓碑上的名字 , 堂而皇之;

第三個名字只有自己知道 , 但絕大多數人忘了為獨一無二的自己留下這個祕密權利。"


" 我想到邱吉爾.... 他的職業是政治 , 但他喜歡文學、畫畫 ,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,
他一幅油畫在2014年蘇富比拍賣會賣出180萬英鎊 , 有人說他若非從政 , 應可成為偉大畫家 ....

他有長年憂鬱症 , 他曾形容它像一隻黑狗一樣緊緊跟著他 , 隨時伺機咬他一口 , 
畫畫則讓煩惱、威脅退到大腦螢幕之後 , 他口中「我的小塗鴉」幫他走過生命低潮。
他曾匿名參加美術比賽 , 獲一等獎 , 
73歲時 , 又以化名向皇家美術院「夏展」投件 , 入選後 , 人家才知畫家是邱吉爾。
85歲時 , 他在皇家美術院舉辦了個展 , 身後留下五百多幅作品。"


" 邱吉爾用油畫成為自己第三個名字。
但也不是每個人第三個名字都要響噹噹 ,
邱吉爾拿起畫筆也不是要成為米開朗基羅、達文西 ,
畫畫只是跟自己相處 , 自由自在。"


" 第一、第二個名字都滿含責任、義務,
第三個大名唯一野心是取悅自己 , 那個祕密世界深不可測 , 不可言傳 , 不必言傳 ...."

( 摘自聯合副刊 / 【雲起時】洪荒 / 以第三名字之名 )

2019.4.6 攝於窗外

 

120882551_3970533226295262_2920801825025669266_o.jpg

" 漫畫家幾米曾說過:「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別人的幸福 , 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仰望和羨慕著。」
與其觀看甚至羨慕別人的生活 , 倒不如把眼光聚焦在自己身上
看見自己, 也看清自己。"

( 摘自講義雜誌十一月號 / 楊嘉敏 / 窗外 )

攝於 2020.10.8 新店碧潭

 

立體書.jpg

" 十九世紀早期以前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 ,
腦神經細胞在出生之後 , 就不怎麼會增加 , 彼此間的連結到成年後也已然定型。"

" 然而 , 從十九世紀後半到二十世紀間 , 有愈來愈多的腦科學家開始懷疑 , 事情也許並不是那樣的。
比方被稱為「神經心理學之父」的加拿大心理學家唐納德·赫布就認為 ,
所謂的「心智功能」 , 不外是大腦神經元之間特定的連結與互動 ,

而所謂的「學習」 , 必然是透過改變大腦的硬體結構而達成。"


" 1958年 , 美國的一位大學教授派卓·巴赫里塔忽然腦中風 , 失去了講話的能力 , 並且肢體嚴重癱瘓。
依照當時的神經醫學看法 , 神經細胞死亡以後不可能再生 , 頂多只會有極微小的修復 , 

派卓老先生從此必須完全依賴別人照顧 , 在安養中心裡度過餘生。
可是他的兒子保羅·巴赫里塔(Paul Bach-y-Rita)正好是一位神經科學家,
他與正在讀醫學院的弟弟喬治 ....用自己設計的一套方法來訓練他。"

" 兩兄弟陪著老父在家 , 不像傳統對待病人的方式 , 什麼事都替他做 , 而是事事都要求他自理。

三年後派卓恢復了所有自我照顧的功能 , 說話如常 , 還回到大學去教書 .... "

" 解剖發現 , 派卓腦部的中風壞死區域一點都沒有再生的跡象 ....
這件事給了保羅極大的啟發 .... 大腦的正常區域發生了實質變化 , 取代了毀損區域的功能。
從此 , 保羅終其一生潛心研究大腦的「可塑性」。"


"如今有充分的證據顯示 , 大腦這個硬體不僅不「硬」 , 它還相當的「軟」 , 任由我們捏出新的形狀。
經驗刺激主動學習會強化腦細胞突觸的傳導效率 , 可以改變神經通路的突觸數目以及強度 , 甚至可以產生新的神經細胞。"

( 摘自聯合報繽紛版 / 【腦科先生說古今】汪漢澄 / 心智之河 )

攝於 2012.8.8 國立歷史博物館 / 立體書展

 

書桌.jpg

" 我建議每個人在家中設置一個小房間, 稱為「觀呼吸小間」,
在那兒, 我們可以獨處, 單純練習注意呼吸與微笑 ----
至少在面對棘手情況時可用。"

" 我建議這個小間的陳設要非常簡樸 , 而且光線不要太亮。
你可能想要安置一口鈴聲悅耳的小鐘, 幾塊坐墊或幾張椅子, 也許另外再擺一瓶花,

提醒自己不要忘失本性。"


" 每當心裏有點不舒服的時候 , 你知道自己最好要到那小間去 ,
緩緩地把門打開 , 坐定 ,

「請鐘發出響聲」---- 在我們國家 , 我們不說「敲」鐘或「撞」鐘 ----
然後開始注意呼吸。
鐘聲不但可以幫助在小間裏的那個人 , 也有助於家中其他人。"

( 摘自講義雜誌十一月號書摘 / 一行禪師 / 橘子禪:呼吸, 微笑 , 步步安樂行 )

攝於 2017.2.2 書桌前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金句分享 勵志語錄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WANG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